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艺栈申请   分享家:Addthis中文版 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该展厅 | 向外界推荐展厅 | 帮助中心
  书法艺术名家 李志强(侃夫) 黄金 艺栈
  kf.sh1122.com   国际服务席号: 575664
最新博文:
第十一讲 当今之式      第十讲 民国风流      第九讲 大清之变      第八讲 元明之态      第七讲 大宋之意      第六讲 大唐之法     
我的动态    
第十讲 民国风流
发布时间:2019-09-23

第十讲 民国风流

         辛亥革命结束了绵延两年多年的封建帝制。但终结的仅仅是政治制度,在中华文明史的长河之中,书法艺术这朵奇葩并没有因为封建帝制的终结而衰微。她由近代而现代,由现代而当代,愈来愈发扬光大,生机勃勃。
         刚刚进入21世纪,《中国书法》杂志举办了一个活动,评选出二十世纪中国十大书法家。经过严格的投票筛选,最后选定的十位书法家,按得票多少,具体顺序是:吴昌硕,林散之,康有为,于右任,毛泽东,沈尹默,沙孟海,谢无量,齐白石,李叔同。这十位书法大家,几乎都是从前清到民国,一部分一直生活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之后。
         中国的二十世纪是个充满动荡的时代,满清末年朝廷腐败,强敌压境,民怨沸腾,战乱频仍。辛亥革命后军阀混战,天下大乱。而后是日寇侵华,八年抗战,三年内战,好不容易“打跑了日本侵略者,赶走了蒋匪军”,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接下来没有过上几天安稳的日子――先是“四清”、“五反”,然后是大跃进、反右,再然后是三年困难时期,接着就是十年文革。二十世纪真正国家平稳发展也就是最后二十年的时间。这些书法大家的创作活动基本上却是集中在前八十年。
         一个动荡的时代往往是人才辈出的时代,因此,二十世纪中国的书法,似乎不能以某种崇尚来概括,他们都是灿烂星空中最耀眼的那一颗,正是他们,装点得中国书法二十世纪的天空星光璀灿,异彩纷呈。
         吴昌硕(1844-1927),浙江吉安人,初名俊,俊卿,初字香补,后更字昌硕。亦署仓硕,苍石,号缶庐、老缶、老苍、苦铁、大聋、破荷亭长、五湖印丐等。他的书法得力于《石鼓文》,能探究石鼓书法的精义,并参以草法,学而能化。用笔峻利而能取涩势,力度大但不狂狠,线条浑厚但不重浊,故所书凝炼遒劲,气度恢宏,墨色重实而松活,点画苍茫如石刻。楷法从颜真卿入手,取法钟繇,得其古朴。隶书以汉《祀三公山碑》入手,通习汉碑。行书初学王铎,后冶欧阳询、米芾于一炉,跌宕而多变,颇富画意。晚年以篆隶笔法作狂草,苍劲雄浑,人书俱老。
         康有为(1858-1927),广东南海人,原名祖治,字广厦,号长素、更生。光绪进士,授工部主事,是戊戌变法的首倡人物。1889年,康有为上书变法受挫,转而研究学问,利用京师收藏家收藏丰富和厂肆购买之便,广收碑版,系统精研书法艺术。在此基础上撰写的《广艺舟双楫》,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系统理论。他自己的书法也正是这种理论指导下的创作。人们认识康有为,大多是基于中国历史上的“戊戌变法”。熟识中国书法的人都知道,事实上康有为为推动中国书法艺术的流传和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绝不比他在历史上的政治作为逊色。康有为书法深受魏碑的影响,却又富于变化。常常是起笔无尖锋,收笔无缺锋,也无挫锋;折笔处方圆并作,运笔时迅起急收,妙入毫端,其腕下的功夫之精深,足以令人折服。
         于右任(1877-1972),生于陕西,早年穷经史,旁及诸子百家,有十分深厚的国学功底。酷嗜书法,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他的书法,浸淫北碑形成风格是第一个时期,创新“标准草书”是第二个时期。他学习书法不像有些人那样死描照搬,而是站在高处,宏观上博采兼收,按照北魏碑刻艺术的神髓所在,通过极其质朴的点画和结体来概括北魏书法的特征。他的书法,笔力强健,结体开张,气势大,格调高,尤以擘窠大字及对联神采咄咄逼人。1927年前后,于右任开始研究草书,1932年发起成立草书社,他穷搜竭取,本着易识、易写、准确、美观为原则,将传统的草法条分缕析,去粗取精,把草书结体定型归类,集字编成标准草书千字文,1936年首次以双钩本刊印问世。
         林散之(1898-1989),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安徽和县乌江镇人,生于江苏江浦。六十年代初入江苏省国画院任专职画师。曾为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美术师、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时一举成名,赵朴初、启功等称之诗、书、画“当代三绝”。1989年12月6日因病辞世,享年92岁。林散之早年诗书画已颇有名声。曾从黄宾虹学画山水,古稀之年以草书名世,奔放苍浑,枯淡空灵,雄风雅韵,感人至深。《瞭望》周刊47期发表《草圣遗风在此翁》评介文章,林散之“当代草圣”之称从此传扬四方。
         二十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中前4位的艺术韵味是,吴昌硕的大气雄强、林散之的干枯空灵,康有为的意境宏阔,于右任的苍劲老辣。
         沈尹默(1883-1971),是现代中国书坛影响最大的书法家之一,也是一位学养深湛的著名学者。原名君默,字中,号秋明,瓠瓜,浙江吴兴人。早年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曾任《新青年》杂志的编委,提倡新诗写作,于旧体诗也有深湛的造诣。历任北京大学、中法大学教授,北平大学校长。他早年学书曾走过一段弯路,陈独秀看到他的字评价“其俗在骨”,这一正告让他发愤习书,从初唐褚遂良、欧阳询的严谨楷法入手,上溯二王书法的源头,在漫长而艰巨的实践中洗却旧时的陋习。他的楷书,结体精严,一丝不苟,神韵充盈,行草如行云流水,自然处法度森严,妙造天然。沈尹默精通笔法,他曾深入钻研蔡邕、二王的用笔理论,总结出实际而不是虚玄的、体系化而不是零碎的运腕理论。沈尹默对古代书法涉猎广泛,取人所长,碑帖兼收,半个世纪挥毫不辍。晚年几乎失明,写出来的字依然字字珠玑,令人折服。沈氏书艺在海上艺坛被认为是近代的开拓者,也确实影响了从事书法艺术的几代人。然而在我国的北方,尤其是中原地区,他却一度被一些人认为是阻碍现代海上书法发展和前进的祸端。
         李叔同的书艺自然与众不同,出家人自有的那种超脱和清雅,不存一丝人间浮躁,细笔慢功写来,真让品赏者在大伏暑天见之也会立刻清凉起来。现代著名艺术大师丰子恺的石门湾古镇故居里,有李叔同的一副对联精品,“欲为诸法本,心如工画师”。一样粗的线条,略为呈长方形的结构,用笔没有丝毫的牵带,随手而出,禅意十足,要想学之,真是不易。曾有人试图诠释法师的书艺,去模仿其书法作品,但给人的感觉总是不伦不类。没有其境其艺和修炼,哪有摹仿即成书作之理?
         谢无量和齐白石的入围,显示了艺术和传播的效果。前者是10位大家中名声最不响亮的,但恰是他广博深邃的学识修养和看似散淡又漫不经意的书法艺术,博得了人们的厚爱。
         谢无量,四川乐至人,原名蒙,字大澄,号希范,后易名沉,字无量,别署啬庵。近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1901年与李叔同、黄炎培同入南洋公学。清末任成都存古学堂监督。民国初期在孙中山大本营任孙先生的秘书长、参议长、黄埔军校教官等职。之后从事教育和著述,任国内多所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川西博物馆馆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在学术、诗文、书法方面都允为一代大家。他的有些艺术品在开始看时,常常有不怎么样、不让人心动的感觉,但时间一长,就会越看越有滋味。他的字体结构新颖别致,寓巧于拙,疏朗而不松弛,成竹在胸,自有法度。他的作品之所以能不落窠臼,一方面得益于他对书法的理解和把握,另一方面得力于他那广博深邃的学识修养。因此,他的书法笔姿凝炼遒劲,柔中见刚,不为固定形式所限,也毫无矫柔造作之状,十分耐人寻味。
         齐白石的书法能入围20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行列,一方面与他的印功有关,他单刀直冲的刀法开一代印风,在中国印坛影响巨大。另一方面,多多少少也沾了他画名的光。比起他卓有成就的水墨画来,他的书艺似乎是不值多谈,倘若那些诗句不是配在其精妙的图画旁,谁还会去眯起细眼仔细品评呢?从纯收藏的角度来说,恐怕是10幅齐字也抵不上1幅齐画的经济价值。毕竟,经济价值的背后,有艺术含金量支撑着。
         沙孟海(1900-1992),历任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浙江省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西泠印社社长、西泠书画院院长、浙江考古学会名誉会长等职。其书法远宗汉魏,近取宋明,于钟繇、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苏轼、黄庭坚诸家,用力最勤,且能化古融今,形成自己“雄强”的书风。沙孟海先生兼擅篆、隶、行、草、楷诸书,所作榜书大字,雄浑刚健,气势磅礴,堪称旷世罕见。沙氏学问渊博,识见高明,于语言文字、文史、考古、书法、篆刻等均深有研究。董其昌云:“渐老渐熟,渐熟渐离,渐近于平淡自然,而浮华利落矣,姿态横生矣,堂堂大人相独露矣。”此语可为沙孟海先生独特书法艺术风格写照。
         如果说齐白石的入选是沾了画与印的光,那么,毛泽东的入选理由则不言自明。勿庸置疑,毛泽东是很喜欢中国书法的,而且其书法个性也十分突出。但是,如果把他列入中国二十世纪十大书家之中,则明显有为尊者显的嫌疑。毛泽东的书法,楷书基础并不十分扎实,尽管进京后他曾历览名家法帖,尤其对于草书研习甚深,尤其对于王献之的大草,师承十分明显。且毛书狂草,没有不符合草法的。这对于日理万机、戎马倥偬的领袖来说,已是十分不易,再要求他的书卷气息,精到程度,显然过于苛责。
         除十家之外,民国到解放后还有许多有影响的书法家,如白蕉、邓散木、谭延凯、马公愚和后来的郑诵先、来楚生、钱瘦铁、郭沫若、吴湖帆以及画家潘天寿、黄宾虹、徐悲鸿等,都是卓然大家,在现代书法史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评论(0) | 阅读(29) | 我的更多文章

 发表评论
您来做第一个为该作品点评的人吧~

| 共0条留言 | 页次: 1/0 | 10条留言/页 | 第一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后页 转到:
  发表点评                                            目前有0人对该作品发表了点评
  请输入评论标题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试试
* 必须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您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书画服务中心无关。
* 我站评论管理人员或者艺术家本人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中心网站点评系统发表的评论,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我的二维码           

我的传媒中心 更多

 


我的互联网信息 更多
Baidu
Google

我的30国介绍



我的服务团队       服务流程 演示

直售服务电话: 点击查看
第一经纪人: 点击查看
全国画廊网点: 点击查看
全国经纪人网点: 点击查看


我的保真鉴定库       演示 更多



我的作品点击TOP10

作品4 ()
作品2 ()
作品06 ()


我的最新动态

第十一讲 当今之式
第十讲 民国风流
第九讲 大清之变
第八讲 元明之态
第七讲 大宋之意
第六讲 大唐之法
第五讲 魏晋之韵
第四讲 大汉之气
名家 李志强(侃夫) 国际艺术期权交易艺栈开通了!
名家 李志强(侃夫)国际艺术期权交易艺栈(国际艺术工作室)欢迎您!


访客最新留言

我要留言 全部留言

书法艺术名家李志强(侃夫)官方网站 | 电话:点击查看 | 帮助中心
15966647833 4006406286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ICP B2-20041068号 信息产业部:鲁ICP备 09036950号
打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