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艺栈申请   分享家:Addthis中文版 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该展厅 | 向外界推荐展厅 | 帮助中心
  山水艺术名家 杨炳湘 黄金 艺栈
  ybx.sh1122.com   国际服务席号: 11833
最新博文:
我认识的吴冠中先生      落想不同 下笔自异      杨炳湘的绘画艺术      放歌荡漾芦花风      “应景变法”门外谈      名家 杨炳湘 国际艺术期权交易席位开通了!     
我的动态    
“应景变法”门外谈
发布时间:2009-09-01

                                                                                     “应景变法”门外谈

                  ——钱绍武
偶然从美术馆画廊经过。杨炳湘同志的画展吸引了我。由于我不在国画界混饭吃,所以竞不熟悉她的大名。但看过几张之后,立即为她所特有的意境和众多的表现方法所打动。有的飘渺空阔,有的深厚苍茫,有的清新灵动,有的古拙浑朴。一个画家在同一展览会上能有如此多样的风貌,我认为,是近年来极不多见的。问题不在于多样本身,而是一种样子有一种意境,达到了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统一。钦佩之余,就和作者谈了起来。大概是出于对老人的尊重吧,她很诚恳地讲了自己的心得。她的原则是“应景变法”。我觉得她讲的十分切实,确实是她的成功的诀窍。要说这原则倒并不新鲜,不少成功的大艺术家早就这么主张。例如苏东坡谈为文之道“要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那意思恐怕和“应景变法”差不多。陆游说:“法不孤生自古同,痴人乃欲镂虚空,君诗妙处我能说,正在山程水驿中。”我看都是一个意思。但这些古人和这位今人都说得笼统含混。我是个教员,这次斗胆想来作点注释。当然,如和原意不符,那就算我自言自语。炳湘同志的画,给我深刻印象之处就在于她每一张画都有一个十分单纯,统一,鲜明,简洁的基调。我本来借用了一个欧洲术语,叫它做“纹样设计”。
和老友卢开祥同志商榷,他说这名词既不普及也不能概括,还容易使人想起所指为“图案画”。可是我之所以用这个词,却正因为这种方法就是有点“图案”性。她把画面提炼到如此纯净,以至接近一幅简明的“图案”,接近一种“纹样”,一种“构成”。中国画家中如石涛就已经运用了这种方法。特别到了清末的虚谷,这种笔法和构图法就可说运用自如了。我看到上海博物馆收藏的12张虚谷“册页”就是好例。如一张《冬景》全用横线,一张《夏景》就全用直线。全用横线,突出表现了“冬山如睡”的意境;全用直线,突出表现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生机。他画兰花就全用斜线。这种方法似乎重复,其实却如《诗经》中的反复歌咏,加深了人们的感受。
如果要找这种方法的来源,我想要举出宋代的法常,他画的柿子就已充分体现了这个原则(肯定还有更早的,但我这是“门外谈”,懒得再去寻根究底了)。炳湘同志的画正是这原则的发展,例如她的《疾风》。《云翳》。《坝上》等,可说每一张都设计了一种基本的“纹样”、“花式”,一种基本的“构成”,使人们一目了然,先声夺人。然后才去细致体会,得其精要。这种原则和方法的优点是很明显的,奇怪的是,在欧洲却到了十九世纪后半叶才被画家们有意识地采用,如梵高就是突出代表,尤其是他用钢笔或鹅毛笔(?)画的风景,常常把小点、大点,条条、块块、圈圈等组成一幅画面,接近一种丰富而又单纯的“图案”。版画家们却更多地吸取了,形成一种基本的创作方法,叫做“刀法设计”。值得深思的是,为什么欧洲要到十九世纪中叶之后,而在中国起码从宋代就已走这条路子了。
我上面举法常为例,只是为了更鲜明地显示这种构图法的特色。其实从关同、范宽、董源、巨然,一直到马、夏,尤其是元四家都是这路子。每人创造了一套特有的笔法和构图法,以至后人称之为范宽笔法、巨然笔法等等。原因当然是复杂的,但是,我想其中一个大原因却又是因为我们是重视主观感受的“体验派”的缘故。我们的着眼点就和欧洲传统重视客观研究的“分析派”不同。让我们就从“笔法”的研究开始,如果仅把笔法看作描绘客观对象的方法,就像西洋素描中涂明暗调子的排笔、揉擦等方法一样,那就完完全全地错了,因为西洋素描的目的只是要求描绘客观对象的形体、质感、明暗、空间距离等等(当然最终目的也是要表达出对象的神态、韵味等)。至于用什么样的线条排列,或是用揉擦成片的黑、白、灰色块来表现,却并不十分重视(指传统的素描),而中国人却不同。我们虽然也重视表现出对象的形态,比如要求“石分三面” “阴阳向背”之类,但我们特别强调用笔,特别讲究“笔法”’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特别重视“写”的因素,清代一位画家把“写”看成是画家和俗工的分界线。为什么非“写”不可呢? 我认为乃因“写”,才是主观的抒发而不仅是客观的描摹,因此,所谓的“笔法”,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是作者通过自己的眼光对世界所作出的“解释”,是向观众谈他自己对景色的“体会”,有时甚至是通过“景”的客观因素倾吐自己的情怀(如李白的《蜀道难》),而决不是对大自然客观的介绍和模仿。既然是作者谈自己的“体会”,所以就有了极大自由,同时也就和作者的气质、修养、语言水平、偏爱、习性等等分不开了,也就是作者人格的表现了。因此,作为一个有长期的书法传统的民族就很自然地采用了“写”的办法,觉得只有“写”才能更直接、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个原则同样可用之于构图法,炳湘同志因此就更自由地舍弃一切在她看来不必要的东西,也可以集中在她看来更强烈的东西,这样加以重新组合就出现如此纯净、简洁、集中、鲜明的意境了。沈周(明吴门派领袖)说“得其意而后求其形则无不易矣”。我想可以很好地说明了这种“创作方法”。
(本文作者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评论(0) | 阅读(270) | 我的更多文章

 发表评论
您来做第一个为该作品点评的人吧~

| 共0条留言 | 页次: 1/0 | 10条留言/页 | 第一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后页 转到:
  发表点评                                            目前有0人对该作品发表了点评
  请输入评论标题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试试
* 必须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您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书画服务中心无关。
* 我站评论管理人员或者艺术家本人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中心网站点评系统发表的评论,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我的二维码           

我的传媒中心 更多

 


我的互联网信息 更多
Baidu
Google

我的30国介绍



我的服务团队       服务流程 演示

直售服务电话: 点击查看
第一经纪人: 点击查看
全国画廊网点: 点击查看
全国经纪人网点: 点击查看


我的保真鉴定库       演示 更多



我的作品点击TOP10

渔归 ()
山居 ()
作品39 ()


我的最新动态

我认识的吴冠中先生
落想不同 下笔自异
杨炳湘的绘画艺术
放歌荡漾芦花风
“应景变法”门外谈
名家 杨炳湘 国际艺术期权交易席位开通了!
名家 杨炳湘 国际艺术期权交易席位(国际艺术工作室)欢迎您!


访客最新留言

中心
2012-08-27 16:42:19
05305158822求购您的作品。
王先生
2009-08-15 08:38:51
高雅富有内涵的作品。市场上看不到。多钱一平尺?
我要留言 全部留言

山水艺术名家杨炳湘官方网站 | 电话:点击查看 | 帮助中心
15966647833 4006406286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ICP B2-20041068号 信息产业部:鲁ICP备 09036950号
打开
关闭